日经:尽管产能过剩,但大裁员是真实的

日经报道说,像电动汽车和新能源等中国的新兴行业,开始陷入困境。

日经:尽管产能过剩,但大裁员是真实的

3 月中旬,新婚不久的丽莎来到中国新兴电动汽车行业的明星企业,理想汽车公司刚刚建成的电动汽车工厂的生产线上工作。她希望能帮助支付夫妻俩在北京的生活费用,但她在四月只工作了十几天,五月只工作了三天。

她说,“我们被告知,由于状况不佳,纯电动汽车销售疲软,因此公司不得不减产。”

1000 多名工人被告知,他们要么辞职,要么拿着最低工资等待情况好转。

中国政府要求丽莎和她的同事们继续工作的压力,有可能加剧中西方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由于中国消费者不愿或无力购买本国工业部门生产的所有商品,美国和欧盟担心中国政府会无视全球贸易规则,用国家补贴的廉价出口商品充斥其市场。

白宫上个月宣布将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提高至 100%,并提高太阳能电池板、半导体和某些钢铝产品的关税,以反击 “不公平贸易行为”。欧盟预计将很快结束自己的反补贴调查,并可能因此征收新的关税。

尽管东南亚和其他国家都在做准备,但中国坚持认为西方的担忧是 “毫无根据的”。据新华社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 5 月在巴黎表示,中国的新能源产业 “代表了先进的生产能力,不仅丰富了全球供应,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不存在中国产能过剩问题”。

但许多业内人士都有一种紧迫感。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近组织的一次会议上,长三角地区 “新能源汽车 ”产业联盟秘书长姚晓东说,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 “要么走向海外,要么破产”。

目前,中国至少有 77 家汽车制造商和 129 个汽车品牌,专家认为,即使对于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来说,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和汽车品牌也太多了。随着产能利用率降至自 COVID-19 大流行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及其企业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可能会影响国内经济的命运以及脆弱的国际关系。

官员们似乎意识到中国正走在一条微妙的界线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与会者说,今年 5 月,一位商务部副部长在上海与专家举行了一次闭门会议,询问如何应对西方的产能过剩抱怨,“专家们在会上说,他们认为这种说法的根本问题在于,大量产品销往这些市场是否是基于补贴。”

与理想汽车一样,中国大多数电动汽车都是在新工厂生产的,这些工厂有资格获得地方政府的补贴和国家指导银行的廉价信贷。这些优惠政策在助推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让许多人认为,在这个饱受房地产危机困扰、消费者信心大打折扣的国家里,参与者的数量已经难以为继。

香港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说:”由于地方政府补贴的激励作用,尽管缺乏资质,但仍有许多公司进入了绿色能源技术领域。如果没有这些补贴,这些公司中的相当一部分会更早地面临财务崩溃。”

即使像丽莎这样的工人减少了班次,汽车行业以及钢铁等其他行业的产能过剩警报仍在闪烁。官方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汽车工厂的产能利用率骤降至 64.87%,远低于 75% 的基准。上海汽车工业信息服务公司 Gasgoo 的私人研究显示,2023 年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利用率仅为 47.5%左右。

根据宁德时代等中国领先电池制造商首席执行官 11 月发表的公报,到 2023 年,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平均利用率将分别降至 60% 和 55% 以下。

对此,理想汽车将全年销售目标从 80 万辆下调至 56 万至 64 万辆。知情人士称,公司还在 5 月份开始裁员,解雇了政府关系部门和自动驾驶部门的一半员工。据国家媒体报道,该公司正在裁员18%。

但许多人认为,中国政府和产业界都不愿缩减规模,这预示着中国将与西方发生更激烈的冲突,因为西方认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尤其是汽车业,正处于危险之中。

上月底,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德国敦促欧洲与美国合作应对这一问题。她说:”如果我们不采取团结一致的战略对策,我们两国乃至全球企业的生存能力都将面临风险。”

中国的 “新三元”(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光伏产品)出口额在2023年将突破1万亿元(1380亿美元),同比增长3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从 2020 年到 2023 年,电动汽车出口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国内销售的增长率,尽管今年前四个月的增长率出现了逆转。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仍不到国内生产总量的 15%,但中国运往海外的汽车比例越来越高,这引发了西方国家对即将到来的大洪水的担忧。

在电动汽车和对俄罗斯强劲出口的推动下,中国将在2023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由于乌克兰战争导致西方品牌退出,俄罗斯进口了90多万辆中国汽车。

这并不是中国的工业能力第一次引起争议。十多年前,当西方国家抱怨钢铁等行业生产过剩时,由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领导的国务院强调需要促进服务业发展以推动经济增长。这为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但温家宝的努力,以及后来习近平提出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是出于对国有企业提高盈利能力的要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智库高级研究员说。“北京不能容忍国有企业继续亏损。但就电动汽车行业而言,我认为政府不会对这些私营企业施压。”

香港大学的陈说,尽管进行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事实上,随着中国更加依赖制造业来磨练技术能力并与美国竞争,工业产能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增加。激烈的竞争导致利润率下降,再加上国内需求疲软和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中国企业出口的动力越来越大。

日经:尽管产能过剩,但大裁员是真实的

虽然预计中国政府不会主动抑制生产,但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平息批评之声。

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教授龚炯建议,中国可以增加空客飞机等欧洲商品的进口,中国政府可以敦促企业停止价格战。尽管中国通常更希望企业留在本地以推动增长和就业,但政府可能会更积极地鼓励中国制造商在海外建厂。

对某些人来说,清算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一家领先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的高管告诉《日经新闻》,“绝对 ”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尤其是在低端电池生产商中。

“这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升级速度非常快,”他解释说,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是必要的。但他说,业内人士的共识是,规模较小的企业,甚至是排名前十的几家企业,都可能在明年年底前关闭。

这些企业的倒闭可能会减少一些产能过剩,但也会给北京的决策者带来其他头疼的问题,他们要为7月份召开的中共中央三中全会做准备,这次会议的重点是 “深化 ”经济改革。

习近平上周告诉官员们要优先考虑 “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尤其是青年工人。电动汽车及相关行业雇用了数百万人。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万广华说,一些公司将不可避免地倒闭,因为资金紧张的地方政府将无力扶持它们。但他说,中国面临的 “根本挑战 ”不是产能过剩,而是 “消费支出不足”。

他说,那些有能力但 “无法在国内创造销售额 ”的企业为了生存,别无选择,只能在海外建厂,这与 “不出国就破产 ”的警告如出一辙。但这反过来 “将影响中国的 GDP 增长和就业”。

走出国门也不是万灵药。在欧洲令人失望的销售业绩,让中国长城汽车关闭了在慕尼黑的地区总部,而电池制造商也纷纷放弃了在德国扩张的计划。

“出路在于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来增加国内消费,”万说,“但这将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理想汽车公司的工人丽莎说,她发现自己处于 “真正的两难境地”。她不想 “掉进陷阱”,因为辞职可以免除雇主的赔偿责任:“但我会努力找工作。否则,我会饿死的”。

本文系來自作者投稿,並不代表計然財經之立場,如若侵權,请聯繫我們進行處理。本文:日经:尽管产能过剩,但大裁员是真实的,網址:https://jirancaijing.com/huaerjie/rijingjinguanchannengguoshengdandacaiyuanshizhenshide/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5月20日 15:31
下一篇 2024年6月11日 13:2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Email to me

在线咨询: QQ交谈

Email:ktkto@outlook.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Email to me

QQ交谈

ktkto@outlook.com

歡迎大家來到計然財經,从阅读到思考,感悟趋势之美.......